中國3月份北海原油進口量創紀錄!
- 2021/3/25 8:33:00
- 點擊次數:17305次
市場人士和標普全球普氏能源資訊(S&P Global Platts)對航運數據的分析顯示,中國本月的北海原油交貨量預計將創下紀錄,有助于彌補歐洲市場因新冠疫情封鎖而持續低迷的需求。
情報公司Kpler的數據顯示,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,預計3月份每日將從北海進口近120萬桶中重質原油,高于去年同期的54萬桶/日。
一部分貨物(約占進口總量的十分之一)包括英國的福蒂斯原油(Forties)和挪威的Johan Sverdrup原油,都符合中國工業煉油廠的偏好。據貿易消息人士透露,中國3月份還進口了一些Ekofisk原油和Grane原油。
3月份北海原油進口量激增并創下Kpler自2012年以來的數據紀錄,凸顯出中國在該老化盆地的未來影響力日益增強。在過去的十年里,國有企業中石化的貿易子公司聯合石化(Unipec)也成為北海原油現貨市場的關鍵參與者。
Kpler數據顯示,到目前為止,今年中國從北海的原油進口量約為66.8萬桶/日,而2020年全年進口量為35.7萬桶/日,2019年為25.4萬桶/日。2013年,該數字僅為3.7萬桶/日。
今年1月,聯合石化以普氏收盤價格購買了8艘貨船的北海原油,共計480萬桶。數據顯示,聯合石化是當月普氏收盤價委托單最大的買家。此后聯合石化放慢了收盤價委托單的采購速度,只購買了一批60萬桶的原油。
押注于市場復蘇
然而,北海原油轉向亞洲市場的趨勢不會持久。市場人士稱,隨著中國煉油廠情況逐漸好轉,預計從4月份起,中國對北海原油進口量將逐步下降。
北海原油生產商希望,一旦大部分煉油廠在5月份完全恢復,在此期間原油出口會面臨更大需求。
一位交易員說:“許多公司打算將5月份的原油貨船運到中國,并寄希望于節后需求復蘇……這是不可能的!
近期布倫特原油現貨價格走強,加上更強勁的現貨溢價,可能也阻礙了一些長線原油流入亞洲。
與此同時,隨著利潤率的提高,歐洲對北海原油的需求有所回升,但由于煉油廠即將進行檢修,亞洲3、4月的原油需求有所下降。
消息人士稱,運費上漲及石油市場結構落后打壓了歐洲原油在該地區的套利能力。
一位原油交易員說:“市場結構和運費壓低了利潤,需求和原油差價。
煉油商積極提升煉油能力,由于中國原油庫存狀況良好,未來幾周北海對中國的原油供應量將減少。
標普全球普氏能源資訊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:“蘇伊士以東的煉油廠將不得不更多地依賴中東和俄羅斯的短程原油。如果歐佩克+協議不增加中東供應量,亞洲煉油廠將被迫抬高價格!
Johan Sverdrup油田
主要的石油貿易公司維多、托克、嘉能可和摩科瑞,以及英國石油公司、道達爾和Equinor的貿易子公司,都是北海-中國航線上最活躍的超級油輪修理商。
通過套利經濟并在過去幾個月減少運費,這些交易商希望向中國輸送更多等級原油,如福蒂斯原油、Johan Sverdrup原油、Oseberg原油和布倫特混合油。
這一趨勢主要受Johan Sverdrup油田的啟動推動,迎合了中國對挪威原油的需求。
Johan Sverdrup油田于2010年由石油勘探公司倫。↙undin)發現,并由國家控股的Equinor公司運營。該油田自2019年底投產后,為挪威石油生產水平的恢復助了一臂之力。
中國是這種原油的最大買家,每月購買量占總出口量的50%以上。
Kpler數據顯示,2020年,Johan Sverdrup原油平均出口量為41.7萬桶/日,對中國的原油出口量達到21萬桶/日。
Johan Sverdrup原油比諸如布倫特原油等北海分級原油重,但已成為中國獨立煉油廠的常用原料。
中國在北海上游產業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。中海油經營著英國最高產的油田Buzzard,該油田是英國40年代福蒂斯級原油的主要產地。
免責聲明: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輿情,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。